当前位置: 注塑机 >> 注塑机介绍 >> 你戴了吗不仅是口罩还有头盔,一夜断货的头
4月21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规定自6月1日起,对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的交通违法行为将进行严格查处。
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摩托车安全头盔生产销售行业风向急转。头盔终端销售价格翻倍,再带动厂家出厂环节涨价,继而引发原材料市场跟涨。
5月19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在重庆市场上调查了解到,价格虽然涨了,但却“一盔难求”。因为有价无货,销售商也急得团团转。
摩配市场“一盔难求”
在巴山老顶坡汽摩综合市场内,专门从事摩托车头盔销售的商家约有五六家。
在永旭摩配经营部内,一名女性顾客正在购买头盔,老板刘洪斌说:“就只有货架上这几个了,再晚两天,这些货都没了。”他告诉记者,已经停货好多天了,“打了五六个厂家的电话,一个头盔都没要到。”
刘洪斌从事摩托车头盔销售26年,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他说:“做了这么多年生意,头盔厂老板都是朋友,进不到货,他们绝对不是故意不卖。”他了解到的情况是:厂家缺少原材料,开不了工。
一方面头盔价格高涨,一方面缺少原料无法开工,存在于头盔上下游链条上的各方,都急得团团转。“即使厂方开工,也解决不了这么大的市场需求。”刘洪斌说,据他了解,他上游的三四个厂家,产能相差不大,每天满负荷约能生产个左右的头盔,远远不够满足市场需求。
外地贩子纷纷来渝倒货
这样的产能,解决不了重庆市场,更满足不了全国各地蜂拥而来的二道贩子。
近段时间,刘洪斌的店每天都有不少人前来要货。“他们不是普通消费者,一次要货量就是个以上。”刘洪斌说,这些人就是通常说的二道贩子,见头盔生意火爆,便四处收集货源,连零售店都不放过。
刘洪斌说,这些人中,有相当部份是外地人,以河南、安徽、江苏一带为主。他们受当地经销商老板之托,来重庆扫货,然后再转供当地市场。
重庆是全国最大的摩托车市场之一。数据显示,截至年4月,重庆注册登记的二轮摩托车共.12万辆,持摩托车类驾驶证的人数高达.59万人。近三年来,重庆摩托车保有量长年保持百万辆以上。
这也使得重庆的头盔厂家、经销商数量较多,头盔的保有量也较其他城市多出一大截。“但是整个市场,也架不住全国各地的人来大采购,进入五月份,头盔基本都被买空了。”刘洪斌说。
生产厂家难为无米之炊
来渝扫货者分成两路。一路跑市场,一路盯厂家。
市场内另一家从事头盔经营的李路详(化名)介绍,他上周就断货了。为筹货,跑了重庆巴南区、九龙坡几个厂家,被厂门口的抢货架势吓回来了。
“几乎每个厂门口,每天都有七八个人守着,厂家一出货就被拉走。”这些人很执着,厂家一天没货,他们一天不走,就租住在厂附近的酒店里,分批死守。
李路详给厂方打电话,对方表示,目前厂方不接少于个头盔的订单。
“其实并非厂方硬气,他们也为难。”李路详称,厂方老板是熟人,私下告诉他,生产厂家也受制于上游原材料供应方,公安部新政策发布之后,头盔短时间成爆款,原材料供应商纷纷涨价。最疯狂时,厂方进货原材料价格按小时算,一小时涨一次价。
“别看头盔小,生产链条却涉及四五个厂。”李路详说,头盔包含塑料壳、安全绳、安全带、固定卡扣、透明档风罩等,只有少数有实力的大厂能够将这些工序一网打尽,多数厂家都是多方采购后再加工合成。这就致使头盔生产受限环节较多。
电商平台最高售量10万单以上
既然一盔难求,线下不够线上凑。记者在电商平台上发现,以前几十元随处可买的头盔,线上价格普遍元以上。
在淘宝搜索电动车头盔,按销量排行,前十位最低销量1.9万个,最高4.9万个。前十位里,低于百元的头盔仅一家,售价89元。
而京东同样如此,销售最高的头盔价格元,而且头盔的普遍价格在元以上,百元以下产品寥寥无几,订单量同样以万为单位。
拼多多上价格相对便宜,销售排行榜上,前十名均为百元以下80元以上区间,这个价格是拼购价,以一款女性头盔为例,拼单价格89.9元,如单独购买为元。拼多多上头盔产品的最高销量10万笔,最低也有3万余笔成交量。
刘洪斌介绍,以前他店里产品百元以上很少。20多元的产品现在可以卖到80到90元以上,越贵的头盔涨幅越大。
天眼查数据显示,自年4月21日公安部部署“一盔一带”行动以来,全国共新增成立了家头盔生产企业。而随着各地区开始实施“一盔一带”行动,还会产生一波需求高峰,价格涨跌还有待观察。
声音
车主在为之前的安全意识淡漠买单
新政引发的连销反应,是市场各方均未预料到的。
“头盔也有保质期的,所以我们一般不会大量进货。”刘洪斌说,他没有预料到会出现这么一波“妖市”。
他坦承,整个市场缺货,就证明头盔市场早先并不景气。“头盔销量很低,我一月收入只能维持一家人生活。”他指着周边买摩托车的门市说,摩托车、电瓶车、踏板车销量很好,但头盔销量差,这是不正常的。
“人们安全意识还是不够。”李路详说,驾驶电瓶车和踏板车的车主,几乎都没有戴头盔的习惯,特别进入夏季,更是头盔销售淡季。“以前有消费者进店,不管我如何劝,就是不买头盔。”李路详说,很多消费者直接回应称从来不戴头盔。
为印证此观点,记者在李路详店门口随机查看统计发现,公路上飞驰而过的摩托车、电瓶车、踏板车,十辆中仅有2到3人戴头盔。
销量不好,厂家自然不会扩大产能。“一个注塑机要几十万,开模费几千上万元,还不包括喷漆、印花、组装等众多工序,成本高啊!”重庆某头盔厂负责人告诉记者。
如今硬性规定出台,短时间内,大家一窝蜂购买,自然供不应求。据第一财经报道,新时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报告提出,新政即将实施,头盔需求短期爆发,缺口将超过2亿个。
记者走访的多位头盔经营者普遍认为,头盔价格疯涨且“一盔难求”,是摩托车主、电动车主们在为之前的安全意识淡漠还账。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杨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