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注塑机 >> 注塑机介绍 >> 996工作制的前世今生中国职场蛙
今天,讲下。
不是蹭热点,这热点也已经过去,而是正好要谈这个。
年时我参加校招,当时流行大学应届生入伍,也就是大学毕业当兵去,工资中等。好几个军区都招人,一般都是年薪1.5万-2万,当时我们已经参加校招的同学,月薪一般1千-2千不等,最高是签了广东美的的,这家伙月薪2千6!
家里让我去当兵,我就去体检,应聘上了海防员,很快,父母又不让去了,说是这岗位估计得被派到福建沿海去在海上巡逻,海峡两岸当时关系紧张,父母怕我去了不安全。我就放弃了当兵的念头,转往校招。
很快,签了昆山一家大型外企,员工据说1万人!五天八小时,月薪,生产助理工程师,也就是储备干部,加班有加班费,也还凑合。
哪知道毕业那个月我去昆山报到,这大公司哪是啥外企,是个台湾代工企业,让我等俩月再来报到,名额满了。
我一气之下,撕了应届生三方就业协议,直接猛投昆山的岗位,不管什么职位,只要写了“本科以上3年”以内工作经验要求的岗位,全部投递。线上线下都猛投,这也是最早的O2O了。
期间面试上了一家亚洲排行第二的注塑机公司,我准备去做销售员,一直听说销售能发财,从小耳濡目染,包括书本学校里都是这么说的。可惜打电话回家,家里不让做销售,措辞严厉。我就面试了十家,又迅速获得了大概四五个入职意向。当时不懂签不签啥Offer,总之一家规模也5千人朝上的大公司,我选择去报到了,管培生,月薪。
入职后,一张表,让我们选职位,PM、PC、SQE、RD、IQC等等,我选RD,因为有同学在里面已经上班一个月,没成想,说没有名额了。我就选了PM,这名字不错,叫“专案工程师”,又说没了。我索性问,还有啥岗位有的?别光让我选啊!人事说就Buyer和SQE。
大家看到没有,我一直在说这SQE,多篇文章都写了SQE。就是因为当初需要我在5分钟之内做出决定,选Buyer还是SQE。
我赶紧打电话给在SQE部门已经上班了的同学,同学说SQE的台湾主管没啥真才实学,就喜欢跟女作业员聊天,虐待男员工。我就赶紧选了这Buyer,采购专员。
做了俩月Buyer,我不愿意做了,这都女孩做的工作,成天催货对账的,“打死我也不做采购了!”我要转部门,准备转到舍友师兄的部门,叫做RMA,实际上就是修理笔记本电脑主板的部门,他们月薪,也比我现在多块,好歹还是工程师!
内部各种关系运营,红南京花了半条,终于转岗成功,做修护工程师。但一个月后我才发现工资并没有涨到块,我找HR理论,她说内部转岗是不加薪的。还冠冕堂皇,实际上狗屁,我又找了课长各种理论和说好话,襄理也出面了,终于HR答应下月给我调薪到2千。
回到修护笔记本的工作上来,我刚学会修,部门作息时间准备调整,先让每个人不记名选择你中意的工作制度,是维持目前的五天八小时,还是改成六天十二小时?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全部门个员工,连我在内就3个人选择了维持五天八小时!
这个结果,我一周才反应过来,才理解了,原来五天八小时对应的是现在的月薪,六天十二小时对应的是月薪!大家都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宁可多耗时间,也要多赚工资,这就是普通中国人。很快,我们那个部门就改成了六天十二小时工作制。
以上至此,大家看到了,我是在制造业,当时修改后的工作制算是的鼻祖了,那是2年。
其实这里有个普遍的智商税,大家看下,月薪2千到3千只增长了50%,但五天八小时到可是40小时到72小时,增长了80%的工作时间。工作制调整之后,我们部门的我的月薪应该从2千涨到3千6,而不是3千,少掉的那块就是被资本家吃掉了。
资本家这个套路,后来被各行各业复制,包括当下的互联网行业。如果你一定要比较俩工作的工资,请都换算成五天八小时下来比较,这才是赚钱的真正效率之比。比如当下传统行业给你月薪1万,你去互联网行业就应该给你月薪1万8,这才两者等值,但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只会给你1万5,吃掉了那,却还说自己工资高。
再进一步延伸,我在传统制造业求职,都有了供应链十五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了,我都投递“采购经理/总监”这个岗位,一般给我月薪3-5万,五天八小时。我也投递了很多智能制造、机器人等新兴行业甚至号称互联网的公司,他们也招“采购经理/总监”职位,基本给我的月薪都在1.5-3.5万的样子。前年我求职时做过这个事,当时我觉得可能自己投错了岗位。但,当下我知道了:所谓互联网行业工资高,这是个伪命题,扯淡的。
每周40小时工作量对应月薪3-5万,换到互联网也就是72小时的情况下才月薪1.5-3.5万。这工资效率得打五折后再除以1.8,类似原来的1/4--1/3赚钱效率了。
所以,是当代资本逻辑下资本家吃人不吐骨头的方法,剥削你的劳动力于无形,杀你的青春于日常。
互联网行业工资高,这仅仅是描述的些新兴行业公司中,需要持续加班的部分技术工种的工资,比如程序员,比如产品经理,比如运营岗位。即使如此,他们也不是高工资,其他行业的同学月薪1万,他们本应该给你月薪1万8的,但却是给了1万5;传统行业的同学平均月薪2万的,他们本应该给你月薪3万6,但只给你3万,环顾四周你确实感觉工资比别人高,你也就不计较了。
再来一个普通的,比如美女群友小鱼,她才中专毕业,虽在我强力指导下,才进了互联网巨头做运营助理,也不过才月薪的样子,还要。相比较于她毕业后前三年产线作业员月薪的工作,已经有了天壤之别。但她悟性高,学会跳槽了,半年后又继续跳槽,找到了一个采购助理的工作,月薪0,这可是正常五天八小时的工作。
为何马云为首的时代红人们,会鼓励呢?
这篇,《为何尽量别去创业公司?》,已经写得很清楚,你也别怪马云,立场不同。
有些知识,当初在学校里,你是感觉不到她的伟大的。比如马克思导师的《资本论》,这应该算作千年之作,我们来欣赏下一个片段。
在《资本论》第页,写道:“资本......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
以上这句话,导师没有预计到的是当今的风投资本,风投资本是投十家成一家,就是赚了,所以风投资本的利润超过了0%,注意下,是百分之一千。风投资本催生的必定大多数就是创业公司,就是一定需要工作制的企业机器。所以,如果补充下马克思导师的原话将这句加入,应该是“资本有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道德、法律、人性......”
说白了,创业公司是不讲道德的,你的那些人性、技能、加班不加班、五险一金、还公积金、爱好兴趣、个人发展,等等,通通滚一边去。你所能看到的“高大上”的写字楼办公室,只是它这种怪物吃人不吐骨头的伪善外表,它们中块头比较大的,叫做独角兽。你是必须的!什么?你还要请事假,因为家里父母生病了?孩子?什么,你还有父母,孩子?
所以,从本性来源看来,创业公司不能轻易进,其中稍微大一点的被叫做独角兽,狗改不了吃屎,何况是怪兽。
那你说,究竟什么样的互联网公司才能进呢?
我觉得,第一,必须是高工资的,你当下同学在这个城市月薪1万,你必须2万5才能去互联网公司去。第二,去那种已经上市的互联网公司,比如BAT等等,好歹能上市了,就已经成了传统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也健全了。第三,去准上市互联网公司,至少去估值超过亿美元的公司,别看什么A、B、C还是D轮不轮的。
都说了,你也别怪马云们,立场不同。都说是广大喜欢网购的妇女,支撑了阿里,因为女性是网购的主力军。但哪天网购、在线支付等收取高达2%的转账手续费,存在余额宝里收取3%的账号管理费,甚至支付宝等所有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银行等都收取转账手续费4%,并且各行各业继续增加一个数字费或者税5%,马总们自然会继续说“好”“确实该收”“理所当然”......
资本家也会联合起来互相帮衬。你作为资本家的一名消费者,资本家们会通过产品和服务赚取你的利润,并号称你成就了他们,然后资本家继续通过他们的企业机器,剥削他和他的友商的员工。这就是资本的本质。
之所以说“互联网高工资”是个伪命题,我们继续用我自己做比方,我在传统行业能找到月薪3-5万五天八小时的工作,去互联网行业同样的岗位,却只能得到6天12小时的月薪1.5-3.5万。并且,我改了下职务方向,我投递并面试了互联网行业的项目经理、物流经理、产品经理、运营总监、新媒体主编等等,平均也是1.5-3.5万的月薪,也比我现在低很多。
有人说“你经验不匹配,所以你面试发挥不好”或者“你很难通过人家的高薪面试”,这两句话也是错的。即使我不去面试,你网上自己不会查?互联网公司也仅仅是那20%的人做程序员,其他大部分人员也是各行各业都存在的,各种人事、行政、物流、采购、项目经理、关务、法务、财务、市场、客服、培训等等,还有更常见的销售工作,这些岗位的工资换算成五天八小时之后,得拦腰斩,并不高。
下的月薪00,也不过是正常的月薪元。换句话说,我们目前月薪00,你,那么现在谈工资,你的0才等于我目前工资,“我期望薪资25K”,这才是谈工资开价的正确姿势。
那么,说了这么多,难道就不能去互联网公司吗?创业公司就这么差?不能进?
我们还得根据自身来判断,除了我说的刚刚那三类企业挑选原则,还有三条你的自身评估原则:
一,如果你在二线以下城市,你进了公司,蛮好,待着。谢天谢地,小城市本身互联网公司就不多,好歹互联网公司工资高一点。你不知道,小城市除了那几个“稳定的工作”是五天八小时,小城市的其他工作已经早就都是。
二,如果你30岁不到,在异地大城市工作,建议你还是可以做做的,至少工资高了,你省下的时间也开发不出什么副业。最怕穷二代进了一线城市要找稳定的工作、不加班的工作,进去后发现工作也不算稳定,但却穷得很稳定。
三,如果你30岁开外,则建议尽量不做的工作,你这是置家庭、父母、孩子和仅有的青春于不顾。过几年就中年人了,还当做自己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你可能会说自己“身体好”,但你却忽略了“岁月不饶人”。
以上,本文虽然痛批了这种工作制,但你要知道这只是资本家无数的招术之一,还有很多,比如资本家建立了一个部门,同团队去砍你的工资再招你进来,同样形成了一定的管理制度后继续用这个团队去算计每一个即将离职或者被裁的员工,目的就是不花一分钱赶你走人。这个团队就是资本家设置的HR部门。
任何坏蛋,都有帮凶,资本家的帮凶可不仅仅是它设置的HR部门,我们看上图,这种领导才是资本家更坏的帮凶,从小主管就开始了。她哪怕是他,这种自己是关系户进去的,做了小领导,TA就白天不做事,晚上刻苦加班,搞得你下班不敢走,硬将你逼出来了一个。
我们一直讨论,实际上,还是好的,至少明码标价,更常见也更差的才是那种没有明说的,这就是人生,也才是更常见的所谓常态。
这个图片,我放大一下,你要知道“Alwayslikethis”是个什么意思,早做心理准备,才能未雨绸缪,你别哪一天看到资本家说好,你还义愤填膺,没有让你早上八点上班晚上十二点下班一周工作七天(),已经算它的仁慈。
结论就是,所有“专业对口”“行业匹配”“年轻人要积累”“不频繁跳槽”“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领导好”“办公环境好”“小公司能学到东西”“”等等,都不是大问题,关键一点,工资一定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