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注塑机 >> 注塑机介绍 >> 为什么网购中很少看到黄岩的塑料产品
如今网络购物是主流的购物方式,也是商品流通的最主要渠道。但是,这么多年的网上购物发现,很少能看到产地为黄岩的商品。照说黄岩的塑料制品也挺多的,塑料日用品也是黄岩的强项。可是我在网上买了这么多的塑料日用品,几乎看不到黄岩的产品,很多塑料产品都是揭阳发货的,还有是金华的,也买过温岭大溪的,就是没买到过黄岩的。
今天在家里仔细搜索了一番,确实印证了这个观点,脸盆是福建茶花和日本大阪产的,浴室凳是宜家的,收纳箱、收纳盒、垃圾桶都是温岭大溪的,喷水壶和纸巾盒是金华的。最后穷尽所寻,终于在角落找到一个还没拆封的塑料水杯赠品,终于赫然在目“黄岩高桥”,真的喜极而泣。
黄岩塑料一直是黄岩引以为傲的七大支柱产业之一,黄岩也素有“塑料制品的王国”和“模具之乡”的美誉,黄岩的塑料产业发展早,扎根深,遍布广,几乎涉及家家户户每个角落,从业人员多。据统计在台州地区共有塑料生产企业多家,其中大型企业多家,中型企业0多家,加工户多家。从业人员超过25万人。台州塑料日用产品约占中国市场70%的份额,这其中黄岩的塑料产业就占据了台州的半壁江山,其余的主要集中在路桥、温岭、椒江,近几年也外溢到临海、三门、仙居等地。
然而,就是如此辉煌的数据中,居然很少能看到黄岩塑料日用品。有人说这主要是黄岩塑料产业以出口为主,重国际市场而轻国内市场的结果。再者黄岩塑料企业研发创意短缺,不懂现在年轻消费者的心理,市面上就鲜见黄岩的产品,尤其是各种创意的家庭生活用品几乎没有黄岩的。
确实黄岩塑料界流传着“只要有一台注塑机,就可以生产”,这句话不光印证了黄岩塑料产业入行的低门槛,更充分说明了这是一个没有任何科技技术含量的产业,谁都能做,谁都能竞争,完全是靠劳动密集型的红海产业,也就是说黄岩的塑料产业还是低档产品为主,不打品牌,以仿制行天下,正如上文中所说的塑料水杯,以量大的赠品存世。在这自主开发上甚至不如温岭大溪这一个镇。因为跑量,质量凑合,利润微薄。
曾经黄岩有个例子,某大厂设计出一款新颖时尚的塑料按摩杯,刚投入市场卖元多一个,产品销售火爆,各厂家见有利润纷纷效仿一个月后卖80元一个,三个月后小厂也跟进了40一个,再后来开始过剩了20一个。如今风头已过低仿5元一个也在卖了。可见黄岩企业只重价格战而不顾设计开发的现状。
因为不重品牌,黄岩的塑料产业也依附于义乌市场。通过义乌中间商进行销售,无论是内销还是外售,都看不到黄岩的影子了,而是成为义乌小商品的一部分。
这些都导致了黄岩的塑料鲜见于世面的原因吧?很希望黄岩的塑料产业能更上一层楼。期待黄岩在塑料行业能全门类全覆盖,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发展,向上游延伸原料生产、模具设计、以及注塑机械,特别是劳动力越来越紧缺的情况下,能发展出机械自动化,机器人等科技含量高的工业4.0的产业出来,让黄岩塑料在未来发展中避免被淘汰的命运。向下游延伸塑料创意,再加工,回收等。特别是增加塑料产品的附加值,重设计重创新,发展个性化、智慧化、时尚化的家居产品。目前我们黄岩低端的产品多,上档次的高端产品太欠缺。应该形成高、中、低端全产业环闭,什么都要有,什么都能有。让黄岩成为塑料产业第一县。
你看日本国虽然发展高新科技,人家依旧有庞大的塑料产业,而且塑料制品价格是我们的十倍,产品同样还是深受消费者欢迎,大家都愿意去买,究其原因就是质量好、实用强、很耐用、做工精致。希望我们黄岩也能出现这样的塑料企业,打响黄岩名气。
当然,也要解决企业发展问题。这几天聊到塑料产业的企业中,发现许多黄岩大厂有实力的不是搬走了,就是在外购地了,企业外迁情况严重。这些企业终将不会再以“黄岩”为名,甚为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