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机

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引领工业新变革

发布时间:2025/3/16 16:42:13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yuyue/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许多行业企业都深刻经历了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普遍都感受到制造业所面临的例如劳动力短缺、产能过剩、成本升高、市场不断个性化、需求产品技术和产品快速迭代等问题,与此同时,行业内的大多企业也受到来自成本和产品发展的竞争压力,因此现代全球制造业的制造模式无疑需要一场变革来应对这些问题。

  而新的模式变革已经出现。第三次工业革命向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过程中,重要特征就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德国称之为工业4.0,美国称之为工业互联网,我国称之为两化融合。两化融合的发展和工业制造业的重新兴起,将无疑为工业制造行业内的企业提供了巨大发展机会。

  智能制造的发展就主要依赖于制造业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其主要表现在从设计到装备和生产、管理的整个企业信息化过程。

  近年来,设计信息化已经得到了很多企业的重视。企业已经学会通过各种各样的设计手段来提高设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使设计产品周期大大缩减,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创新能力。行业内许多企业都能感受到制造装备的信息化过程,即在整个制造业过程中,想要去提高设备制造的工作效率,一定会涉及智能制造装备,一定需要更多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也毋庸置疑。企业生产要提升效益,整个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程度必然需要提高,管理信息化也同样需要提高。而信息化最终落实到企业,一定首先要实现数字化。包括整个企业管理过程的优化,以及在设计、制造、生产和企业管理过程数字化,在这些基础上,企业才可以真正把各种资源有效集中起来,从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智能制造的发展,本质上是将信息化与制造业重新融合。在工业互联网条件下,传统的工业将会被重塑。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智能制造的转型将成为必然。

  工业机器人作为制造业皇冠的明珠,其技术体现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发展水平。

  我国工业机器人起步于70年代初,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已初具规模,不仅掌握了部分关键元器件的生产方式,还开发出弧焊、点焊、装配、注塑、搬运、喷漆、冲压等工业机器人。随着国产工业机器人在国内企业的应用,一些缺点也开始暴露,同质化成为该领域的通病。

  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同质化”就是指市场上的机器人产品在性能、技术等方面十分类似。换句话说,各个厂商都在研制产品,实际上核心技术、生产目的都是一样的,所以市场上的产品雷同,没有表现突出、具有足够竞争力的产品。

  而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变化,工业机器人产业俨然已经成为一股潮流,本土企业大量涌现,与工业机器人相关的自动化产业也迅速发展。虽然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但本土自主品牌企业仍面临技术困难,在产业链中处于长期不利位置。工业机器人的未来发展势在必得,在国内市场增速快,市场结构丰富,已成为国际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巨大引擎。

  首先,未来视觉系统一定在机器人行业内是重要的。现在大多机器人带有一定的反馈,但这还不够,因为人的巨大信息量是来自眼睛,机器视觉相当于给机器人装上眼睛,机器人因此可做的事情大大增加。无论机器人还是智能制造系统,视觉是核心技术之一。整个视觉也是拓斯达重点布局的技术发展方向。

  其次,人工智能技术将为机器人行业带来新突破。纵观人工智能机器人发展历史,从电气时代1.0,到数字时代2.0,和未来发展3.0,人工智能将给机器人带来革命性的影响。特别是智能生产线上,机器人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实现生产链的变化。

  5G技术也将加速智能制造的发展。中国华为在5G方面做到世界领先地位,美国一直打压5G技术,可见其重要性。在智能制造领域,5G能加上很多方向设计、远程、运维、仓储、质量、管控等等,将会有大量的施展空间。目前拓斯达在5G技术应用已与华为有着深入合作。

  未来控制器发展将是多技术融合。以中间芯片为核心,未来机器人需要装上眼睛、视觉、AI、5G等技术,所以未来控制器技术一定是多技术相融合的发展趋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2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