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注塑机 >> 注塑机优势 >> 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高台捡垃圾捡
高台县不断加强废旧塑料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加快推动塑料回收加工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升级,实现资源高效回收、高效循环、高效利用,通过“捡垃圾”捡出了一条再生塑料循环经济产业链。
记者在新宇塑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废旧农膜被粉碎、清洗后,通过热融、挤出变成再生塑料颗粒,最后经过注塑机生产线加工后“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个食用菌周转篮,供应外地食用菌生产基地。
新宇塑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李凌霄:“自去年3月份生产线投产以来,食用菌周转篮的日产量达到一万个左右,实现年产值多万。”
每天生产1万个食用菌周转篮,就要消耗2吨的废旧农膜。公司在全县设有个废旧农膜回收点,不仅保证了原材料的供应,还享受县上的“以奖代补”政策,对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给予拉运、加工补贴,对回收站点给予补助。
新宇塑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李凌霄:“截至目前,我们公司累计回收废旧地膜、棚膜、各类生活塑料垃圾18.6万吨,生产再生塑料颗粒12.6万吨。”
近年来,新宇塑业有限公司不断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努力改变废旧塑料生产工艺简单、设备性能差、产品竞争力弱等多种弊端和难题,让原本随处可见的“白色垃圾”经过加工后“变废为宝”。目前公司已与甘肃怡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签订供销协议,再生塑料市场日渐繁华。
新宇塑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罗龙:“下一步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再上塑料包装生产线4条,将我们塑料循环产业链做强做优,实现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高台县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思路,加快构建了“农户捡拾交售、网点分散收集、企业加工利用”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实现了农膜“使用—回收—加工—再利用”的良性循环。目前,全县已经构建起了产地环境、有机生产、废弃物利用等一体化的循环农业产业链,形成了产业融合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持续改善、产品优质安全的循环农业发展新机制。高台县的“构建废旧农膜循环利用体系治理农田‘白色污染’”案例跻身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记者:雷景韬张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