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获得以上资讯后,即可按照下列步骤来选择合适的射出机: 1、选对型:由产品及塑料决定机种及系列。 由于射出机有非常多的种类,因此一开始要先正确判断此产品应由哪一种注塑机,或是哪一个系列来生产,例如是一般热塑性塑胶或电木原料或PET原料等,是单色、双色、多色、夹层或混色等。此外,某些产品需要高稳定(闭回路)、高精密、超高射速、高射压或快速生产(多回路)等条件,也必须选择合适的系列来生产。 2、放得下:由模具尺寸判定机台的“大柱内距”、“模厚”、“模具最小尺寸”及“模盘尺寸”是否适当,以确认模具是否放得下。 模具的宽度及高度需小于或至少有一边小于大柱内距;模具的宽度及高度最好在模盘尺寸范围内;模具的厚度需介于注塑机的模厚之间;模具的宽度及高度需符合该注塑机建议的最小模具尺寸,太小也不行。 3、拿得出:由模具及成品判定“开模行程”及“托模行程”是否足以让成品取出。 开模行程至少需大于成品在开关模方向的高度的两倍以上,且需含竖浇道(sprue)的长度;托模行程需足够将成品顶出。 4、锁得住:由产品及塑料决定“锁模力”吨数。 当原料以高压注入模穴内时会产生一个撑模的力量,因此注塑机的锁模单元必须提供足够的“锁模力”使模具不至于被撑开。锁模力需求的计算如下: 由成品外观尺寸求出成品在开关模方向的投影面积;
撑模力量=成品在开关模方向的投影面积(cm2);模穴数;模内压力(kg/cm2);模内压力随原料而不同一般原料取~kg/cm2;机器锁模力需大于撑模力量,且为了保险起见,机器锁模力通常需大于撑模力量的1.17倍以上。 至此已初步决定夹模单元的规格,并大致确定机种吨数,接着必须再进行下列步骤,以确认哪一个射出单元的螺杆直径比较符合所需。 5、射得饱:由成品重量及模穴数判定所需“射出量”并选择合适的“螺杆直径”。 计算成品重量需考虑模穴数(一模几穴);
为了稳定性起见,射出量需为成品重量的1.35倍以上,亦即成品重量需为射出量的75%以内。 6、射得好:由塑料判定“螺杆压缩比”及“射出压力”等条件。 有些工程塑料需要较高的射出压力及合适的螺杆压缩比设计,才有较好的成型效果,因此为了使成品射得更好,在选择螺杆时亦需考虑射压的需求及压缩比的问题。 一般而言,直径较小的螺杆可提供较高的射出压力。
微注塑整理,转载需注明来源,未注来源将视为侵权。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转发即支持!文章底部“写留言”可以谈谈你对本文的看法哦!——还没找到组织?微注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