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注塑机 >> 注塑机优势 >> 塑胶外壳披锋解决办法
塑胶外壳披锋又称飞边、溢边、溢料等,大多发生在塑胶外壳模具的分合位置上,如:模具的分型面、滑块的滑配部位、镶件的缝隙、顶杆的孔隙等处。溢料不及时解决将会进一步扩大化,从而压印塑胶模具形成局部陷塌,造成永久性损害。塑胶模具镶件缝隙和顶杆孔隙的披锋还会使塑胶外壳品在模上,影响脱模。
塑胶外壳披锋实质上是塑胶原料进入塑胶模具配合部位的间隙,经冷却后遗留在塑胶外壳上的多塑胶料。要解决披锋的问题很简单,那就是要控制不要让热熔胶料进入到塑胶模具配合零件间隙中去。
塑胶热熔胶料进入到塑胶模具配合零件间隙中去,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塑胶模具配合零件间隙本来就大,热熔胶料很容易进入其中;另一种情况是塑胶模具配合零件间隙本来是不大的,但因热熔胶料的胶体受压太大强行突入进去的。
表面上看来,塑胶外壳披锋似乎只要加强塑胶模具的制造精度及强度就可以完全解决。提高塑胶模具的制造精度,减小塑胶模具零件的配合间隙,防止热熔胶料进入,完全必要。但塑胶模具的强度,在很多的情况下,并不能无限地加强,加强到任何压力下,热熔胶料都不能突入其中。
塑胶外壳披锋的产生既有塑胶模具方面的原因,也有成型工艺方面的原因。检查成型工艺方面的原因,首要检查锁模力是否足够,只有确保锁模力足够的情况下,塑胶外壳披锋仍然产生时,才检查模具方面的原因。
1.检查锁模力是否足够的方法:
(1)逐步增加注塑压力,随着注塑压力的增加,披锋也相应增大,并且披锋主要是在塑胶模具的分型面上产生的,说明锁模力不够。
(2)逐渐增加注塑机的锁模力,当锁模力达到某一值后,分型面上的披锋消失,或再增加注塑压力时,分型面上的披锋也不再增加。则认为这一锁模力值是足够的。
2.检查是否模具制造精度造成披锋的方法:
以较低的料温、较低的充胶速度,以较低的注塑压力,将塑胶外壳刚好充满,但要考虑塑胶外壳轻微缩水率。此时,可以认为热熔胶料突入塑胶模具配合零件间隙的能力很弱,此时若塑胶外壳披锋产生,则可以判断是塑胶模具制造精度的问题,需要修模解决。可以考虑放弃用成型工艺方法来解决塑胶外壳披锋的产生。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三低”条件不可少,高的料温,较快的充胶速度,较高的注塑压力,会导致塑胶模具模腔局部压力增大,增强热熔胶料突入模具配合零件间隙的压力,膨胀开模具零件间隙而产生塑胶外壳披锋,虽然此时塑胶外壳并不满胶。
分析塑胶外壳披锋产生的原因,是建立在锁模力足够的前提下,当锁模力不足时,是难以分析出塑胶外壳披锋产生的原因。
下面的原因分析,都是建立在锁模力足够的情况下,根据塑胶外壳披锋出现的几种情况,披锋产生的可能:
第一种情况:如上所述,在低温、低速、低压的情况下,产品不满胶时,披锋已经产生。可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塑胶模具制造精度不够,配合间隙过大;
第二种情况:塑胶外壳刚好满胶时,局部有缩水现象,无披锋产生;当加大注塑压力,改善塑胶外壳局部缩水时,披锋产生。可能的原因有:
(1)料温过高。料温过高,热熔胶料的粘度低,流动性好,热熔胶料突入塑胶模具配合零件间隙的能力愈强,就会导致塑胶外壳披锋的产生。
(2)注塑速度过快,注塑压力过大导致塑胶外壳填充过饱和。过快的速度,过大的注塑压力,会增强热熔胶料突入模具配合零件间隙的能力,导致塑胶外壳披锋产生。
(3)塑胶原料的流动性太高。塑料的流动性越好,熔体的粘度越低,热熔胶料钻入塑胶模具配合零件间隙的能力越强,就容易产生披锋。当塑胶模具制作已经完成,塑胶模具的排气槽的深度,塑胶模具的配合零件间隙已经定型后,换另外一种流动性好的塑胶原料注塑成型,就会产生披锋。
(4)塑胶模具的强度不足。当塑胶模具的设计强度不足时,模腔承受热熔胶料熔体的压力后,就会变形膨胀胀开,热熔胶料胶体就会突入到塑胶模具的间隙中去,产生披锋。
(5)塑胶外壳设计不合理。塑胶外壳局部胶位过厚,注塑时收缩过多,就会导致局部缩水。为了调节塑胶外壳局部缩水的问题,常常要用较高的注塑压力、较长的注塑时间来充填与保压,结果又导致塑胶模具强度不足变形,产生披锋。
(6)塑胶模具温度过高。高的塑胶模具温度,不仅能使塑胶原料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压力损失小,也降低了塑胶模具的强度,同样会导致塑胶外壳产生披锋。
第三种情况:是注塑生产中最常遇到的问题,通常采用所有的工艺手段都无法解决,对注塑技术人员的困扰最大。对于这种情况,最主要的方法是通过修模解决。解决方法有:
(1)塑胶外壳局部减胶。对塑胶外壳缩水的局部进行减胶,胶位减薄后,塑胶外壳缩水问题能得到改善。注塑压力就会降低,塑胶模具变形就小,披锋就能得到控制。这是最有效、最常用的办法。
(2)增加进浇点。增加进浇点,可以降低注塑流程,降低注塑压力,塑胶模具型腔受到的压力就会减小,就能有效地解决披锋的产生。增加进浇点,特别是在塑胶外壳缩水位置增加进浇点,对降低模腔注塑压力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也是比较常用的手段之一。
(3)对塑胶模具局部进行加强。有时模板的变形,可以在动模板与顶针板间增加撑头的办法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