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中光电的车间里,每天都上演着“玻璃变形记”——一块普通玻璃,经过智能化工艺加工后,即可用于手机、电脑的显示屏,身价倍增。
金康汽车打造汽车工厂4.0标准的智能工厂,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定制化和网联化,台机器人辅助造车,成为重庆汽车产业标杆性智能工厂。
▲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焊装车间的机器人
北京现代重庆工厂,在北京现代内部被称为旗舰工厂,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是这个工厂的“杀手锏”。
爱思翼航空的“秘密武器”——无人机虚拟测试平台,可模拟出青藏高原等真实场景,可模拟出各种应急救援场景,对研发新产品帮助很大。
越来越多的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
重庆中光电
“变形大法”让普通玻璃变身手机显示屏
一块普通玻璃,经过智能化工艺加工后,在15天工期内即可用于手机、电脑的显示屏,身价倍增。在渝北区中光电产业园,重庆市中光电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中光电)通过智能化生产线,持续为一大批“重庆造”手机提供显示屏。
在屏幕组件组装、精密模组切割等不同事业部的多个车间内,每天都上演着“玻璃变形记”——车间里没有传统生产车间机械轰鸣、火花飞溅的嘈杂,流水线上全都是机器作业,干净整洁得像一个图书馆。
重庆中光电行政经理戴春平称,该企业将普通玻璃制成显示屏的所有生产流程都采用智能化方式,包括上个流程与下个流程间的传送运输都不需要人工参与,由机械手臂抓取或传送带完成。
“比如导光板注塑数字化车间,整个车间内只需3名检查人员负责观察机械运行,核实机台的上报数据就行。”负责项目研发的重庆中光电常务副总经理李浩介绍,这个投资万元建成的智能化车间,集中购置了注塑机、模温机等多台套智能设备,主要生产手机屏幕上的重要配件导光板。
宋超是该车间为数不多的操作工之一。他每天的工作是操作数控机床输入指令,建立车间制造实行系统,实现车间作业计划、物料、制造等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然后再建立车间设备状态采集与监控系统,实现设备实时数据采集,即由智能设备进行导光板规模化生产。曾经需要人工操作1分钟才能完成的一块导光板,交给智能设备仅20秒即可完成生产。
“智能化生产让工人们摆脱了过去机械重复的体力活。更多人力和时间用于产品研发。”李浩说,导光板注塑数字化车间项目建成后,生产效率提高了40%,运营成本降低28%,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5%,不良品率降低26%,产值能耗降低16%。
自年3月项目正式投产以来,目前重庆中光电显示屏模组产品月产能达到万件套,一大批超窄边框、超薄厚度、高亮度且造型各异的手机显示屏,持续为传音、维沃等“重庆造”手机品牌提供本地化配套。
金康汽车
“机器金刚”台辅助造车
重庆本土汽车企业——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康汽车)打造的首款新能源汽车——金康赛力斯SF5即将在今年第三季度上市。
金康汽车智能工厂位于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园,占地.6亩,目前工厂已经开始试制样车。
总投资达25亿元的金康汽车智能工厂,以德国工业4.0(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能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定制化的产品供应)标准建造、拥有智能协同系统的“数字大脑”。它的代际属性,已超越现有的汽车工厂3.0,其自动化、智能化、定制化和网联化四大特性,使其成为国内罕有的满足工业4.0标准的工厂,被誉为重庆汽车产业的标杆性智能工厂。
汽车工厂4.0与一般的汽车工厂有什么不同?金康赛力斯公司总裁张正萍介绍,智能工厂是在数字化工厂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技术和监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服务,集初步智能手段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于一体,构建的高效、节能、绿色、环保、舒适的人性化工厂。
工厂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以及电池PACK和充电检测车间,共有机器人约台。整个生产线的焊接、涂胶、滚边、工位间输送、大件的上料等生产环节均采用机器人操作。张正萍说,与一般的汽车工厂相比,智能工厂提高了汽车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同时也减少生产线人工干预。
以冲压工艺为例,冲压零件质量控制除了常见的人工质检和检具检测以外,还配备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蓝光检测,检测效率是三坐标检测的3-5倍,检测精度也略高于三坐标。同时,蓝光还能分析零件型面和边,这也是三坐标所不能检测的。
“工厂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可以与宝马汽车在沈阳最新的智能工厂媲美。”张正萍说这句话时,底气十足。
此外,在工业互联网的基础上,工厂集成了研发,定制设计,生产和物流等模块化系统,使信息在产品,设施,装配线,车间和整个工厂等各个部门之间共享,并可用于统一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4.0工厂”,还可满足消费者定制汽车的需求。用户可根据驾乘需求选择两驱或四驱版本,然后从中选择动力型号,还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个性化配置,满足“千车千面”个性化需求。
北京现代重庆工厂
“杀手锏”是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
7月底,韩国媒体报道称,北京现代汽车正对其位于重庆的第五工厂进行电动化改造。经过改造之后,现代重庆工厂将同时兼顾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且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将达到该工厂的一半。
为何选择重庆工厂来执行这一策略?据了解,在北京现代内部,重庆工厂被称为旗舰工厂,拥有最高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
北京现代重庆工厂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年产能30万辆整车、30万台发动机。年6月23日开工建设,年7月19日落成。
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是工厂的“杀手锏”。
首先是在冲压车间采用吨全自动模块冲压生产线,金属板件生产自动化率达到%。其次是车身车间全部采用智能焊接,拥有台机器人,实现焊接自动化率%。而后还有喷涂自动化率高达%以及总装车间采用多车型混线生产体系,实现%车型互换的交叉生产。最后呢,则是发动机车间采用多机型的混线生产体系,自动化率%。
走进北京现代重庆工厂,没有听见机械运作发出的“嗡嗡”噪音,也没有看到焊接的火光四射。据介绍,在规划阶段,重庆工厂就坚持把绿色作为最主要的一个方向之一,比如冲压车间采用了独立减震降噪设备,噪音方面得以控制。重庆工厂还采用多种环保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废气、废水、废弃物的绿色排放与回收利用。另外,采取LED照明+自然光照明的方式,并构筑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把绿色贯彻到底。
在品质方面,无论是发动机还是整车,北京现代重庆工厂都有体系化的品质管理系统作强有力的保障。单单是发动机装备,重庆工厂就配备了3个精准的标检测仪器,对于排放,目前有两台精度达到0.1毫米的高精度测量仪实时检测。当然,车身、涂装、整车等都有精准完善的体系进行检测。制造完成后,重庆工厂还定期为车辆准备了路试、高低温测试等检测,保证每台车的品质。
北京现代今年下半年将进入新能源产品密集投放期,年前将推出9款新能源产品。其中,两款新能源汽车将在北京现代重庆工厂生产。
爱思翼航空
“秘密武器”模拟各种应急救援场景
眼球追踪、动作捕捉、手势跟踪、触觉反馈……尽管是虚拟的场景,无人机驾驶员操作起来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位于九龙坡区启迪科技园的重庆爱思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思翼航空),有着该公司的“秘密武器”——无人机虚拟测试平台。“这些技术的应用增强了人与虚拟环境的交互性,对我们研发新产品帮助很大。”爱思翼航空CEO周少阳说。自去年8月落户启迪科技园以来,爱思翼航空一直专注于工业无人机的研发与生产。
走进爱思翼航空研发中心,几名工作人员正坐在电脑前,佩戴VR眼镜,使用无人机虚拟测试平台。“工业无人机不同于消费无人机,必须在各种极端环境中进行模拟测试,要让驾驶员熟悉并适应各种场景。我们能模拟出塔克拉玛干沙漠、青藏高原等真实场景,也能创造出研发者自己设计的场景。”周少阳说,这样一种沉浸式体验十分宝贵,即使驾驶员操纵真实的无人机也只能从单一视角观察周围的环境,通过虚拟测试平台提供的画面能提供更丰富的视角,带来的空间感、距离感让人真假难辨。
走出爱思翼航空研发中心,可以看见在园区空地上,几名工作人员正在调试一架无人机。这架无人机的外壳还没安装好,看起很像普通的直升机,不过,机型要小很多,只有2米长。在一阵嗡嗡声中,工作人员直接手抛无人机起飞,没有任何遥控器操纵。这架无人机在空中前后左右飞行,时不时上下翻滚。
“这是我们通过无人机虚拟测试平台自主研发的ZT5无人机,全电飞行航时为6小时,抗风性较好,可以用于应急救援。”周少阳抚摸着正在调试的ZT5无人机,“我们的虚拟测试平台还增加了很多应急救援场景,模拟各种气象条件。”他打比方说,火灾发生时,平台可以模拟不同风向、风速的受灾场景,在此情况下无人机应该如何安全地通过,并拍摄受灾画面,这是对无人机以及驾驶员的双重考验。这种虚拟的应急场景,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哪怕飞行失败了,也可以不断重来,找到最好的飞行路径。
来源:重庆日报